[摘 要]中国民研福建分会于1982年4月与6月间,在福州和南平地区召开了三次高山族同胞座谈会,召集了20多位高山族共同讲述记忆中的故事传说与民俗风情,集结成《台湾高山族传说与风情》上、下两册。由滞留于大陆地区长达30多年的台湾高山族,亲口讲述的总共115则的传说故事中,展现了高山族人对于天地与自然万物的想象,也展现了高山族人生活中的点滴,使大陆地区的读者更贴近台湾高山族的生活风俗与传说故事,也使我们留意起大陆地区高山族口传文学的发展与变化,更使得台湾高山族的原乡记忆有所联系与延续。
(相关资料图)
[关键词]台湾高山族 传说与风情 口传文学
一、前言
《台湾高山族传说与风情》一书为中国民研福建分会陈炜萍教授、刘清河先生与汪梅田女士对于来自台湾、滞留于福建地区「二十余位高山族兄弟进行高山族传说与故事之采录成果展现。此书共分为上、下两册,分别于1983、1984年,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台湾高山族于1945年国共战争爆发时,受政府征召参战,于山东登陆后便被击败,而后归顺于、接受当地教育,从此便滞留于大陆地区了[1]。这些原住民约数百人随着队迁移,散居于福建、武汉、上海和南京等地,但绝大多数仍生活于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和南平等地[2],保有受教育与从事工作的机会。
1982年4月与6月间,中国民研福建分会先在福州和南平地区召开了三次高山族同胞座谈会,召集了20多位高山族共同讲述记忆中的故事传说与民俗风情;后于同年10月到1983年3月,再度前往厦门、漳州、华安、三明及福州、南平等地,再度召开了五次同性质的座谈会,同时结合了个别访问,进行采录工作。此书是20世纪以来,大陆地区针对台湾民间文学(尤其是高山族故事传说)所整理出版约十余册之出版品中[3],最值得探讨与深究的,不仅仅因为该书是实际采风所得的重要成果,有别于其他大量参阅日、台文献而分类整理编撰而成、或取旧作加以扩编而成的作品,同时,透过与台湾地区高山族文献的相互比对,或许可从中发现,某些故事传说不受两岸多年隔绝的影响,仍完整保留于高山族人的记忆之中,而某些故事已融合当地风情;也或许可从中发现某些已失传于台湾的故事传说。不论比对结果如何,都将是两岸高山族民间文学中的重要发现,而这些被采录下来的篇章更是大陆地区高山族人联系、延续原乡记忆的重要展现。
二、《台湾高山族传说与风情》内容介绍
上、下两册的《台湾高山族传说与风情》,分别收录了42则与73则的故事传说与民俗风情,共计115则,包含了阿美族、排湾族、泰雅族、卑南族、布农族以及仅以「高山族泛称的篇章,可略分为:
(一)起源神话
即创世神话,是讲述人类起源、高山族各族始祖诞生的故事,在此书里仅收录起源神话三则,包含泛谈高山族人起源的〈燕子和鹅卵石〉,谈排湾族始祖诞生于两粒圆蛋的〈两粒光闪闪的圆蛋――排湾人有关始祖的传说〉以及〈竹拐棍上的嫩芽〉,谈卑南族祖先由竹棍上的2片嫩叶变成。
(二)说明自然现象由来或状态的神话与传说
1、天地、日月星辰的由来
在这主题中,有展现高山族人对于天地的观念「当时(远古时代)的天空是很低很低的,低到人们都只能弯着腰行走,如排湾族神话〈太阳与月亮〉;有说明天空高升的由来、太阳让人不敢直视的原因、月亮盈缺变化的缘由、星星形成的起源,如〈天体的传说〉;有说明了太阳鸡啼三遍后才现身、月亮仅于夜晚才会出现的原因,如〈太阳与月亮的故事〉;有阿美族人对于明亮月光的认知,如〈月儿为什么这么亮〉。
而〈天上.人间.地下〉共分三段呈现天上与人间、人间与地下在古老的以前是有路相通的状态,人们上天是为了参观「金碧辉煌的巍峨宫殿、「有雕梁画栋的楼台亭阁以及四处(树及果实、河面、地下石头)发光、闪耀的奇幻世界[4]或是购买粮食。而地下的世界与天上大不相同:「人是矮的,房子也是矮的;树木不会发光,河流也不会发亮;没有宫殿,没有楼台;没有金色的果子,也没有五颜六色的奇花异卉。但相同的是,不管上天或下地的地面人,终因无礼嬉闹,而被断了上天下地的通路。
2、彩虹的由来
书中采录了2则彩虹由来的传说,分别为排湾族传说〈卡米米上的虹桥〉与阿美族传说〈彩虹的传说〉,这两则传说都与爱情故事相关,前者叙述的是族人间的爱情,两人深厚的情爱感动上天,在阻隔两人的卡米米瀑布边的山头上,从东到西地出现了一条长虹,让两人踩上了虹桥欢喜地相会。后者则讲述神仙伊勒克化为天梯、让阿美族妻子攀上,与他共返天上的途中,因妻子不舍离开家乡、忘情叹气摔落地面而亡,伤心的伊勒克停止哭泣后变成了彩虹,希望妻子醒来,顺着美丽的彩虹朝自己走来的故事。
(三)火种、用火起源神话与传说
关于高山族人的用火起源,布农族神话〈哈北丝和火种〉与阿美族传说〈谷子姑娘〉。
〈哈北丝和火种〉叙述高山族老人发现水潭有红光,请鹿、猴子等动物们帮忙取回未成、最后由拥有一身洁白羽毛的哈北丝(haipis,布农语,红嘴黑鹎)成功衔回发烫红石头的故事。除了展现火种的来源外,〈哈北丝和火种〉对于高山族人熟食文化与照明的起源,也一并作了说明。〈谷子姑娘〉则是在阿美族人已知道农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烧山火耕的农作方式,并且也了流传已久的迷信传说:「要改变运气,得带女儿翻过15座高山,遇到老虎就送给它吃(没遇上,翻过15座高山回来也行),这样地里的谷子就会丰收,生活就会逐渐好起来。
(四)地方山川胜迹传说
此书中收录了9则的地方山川胜迹传说,包含了与爱情(悲剧)相关的排湾族传说〈会唱歌的嘎巴朗河〉与〈高高的樟树〉、泰雅族传说〈伊米和阿桑〉;因战争所遗留下来的遗迹传说〈海涂上的石头D一处古战场遗迹的传说〉;既讲述溪水的由来,又同时展现族中头目或勇士英勇上山寻找泉水、解救族人免于旱灾的故事,如〈清甜的奥尔科河〉和〈弯弯的卑南溪〉;因为长龙喝掉了大半的沐乃河水,使沐乃河变得清清浅浅样貌的〈浅浅的沐乃河〉;兄弟因母亲偏心而变成两座山的排湾族传说〈玛璐咖咖嘎朵〉,以及哥哥以风筝解救弟弟而留下深刻脚印的卑南族传说〈脚趾山与德量湖〉。
(五)动物传说
1、物种起源传说
包含排湾族讲述母亲重女轻男观念导致兄弟宁愿变成鸟、也不愿返家的〈「鸠阁雷与「阿艾鸟〉、阿美族讲述被傻母亲以滚烫洗澡水烫伤、变成红嘴鸟的〈红嘴鸟的传说〉与未提及族别的〈喳H儿〉(惧内丈夫变成长腿青蛙)、〈虎和熊的来历〉(两兄弟黄泥浆与黑泥浆身上许久而变成)、〈玛哆璐克与跳蚤〉(打猎未有收获的丈夫变成跳蚤)。
2、动物习性由来传说
包含姊弟俩为寻找父母而变成一对雄鹰在天空盘旋的〈鹰为什么会在空中盘旋〉,以及既说明老鼠乱窜原因,又同时说明家鼠与松鼠由来的〈老鼠为什么到处乱窜〉。
3、寓言
带有警世意味的〈猴子和螃蟹〉叙述,本为好友的猴子和螃蟹因各怀小心眼而不给对方桔子与木薯吃,结果两个好友因此而断绝了往来,高山族则藉此劝诫后人不可使小心眼。〈猴子、狐狸和老虎〉叙述的是猴子凭着自己的机智救了狐狸、让狐狸妈妈免于被吃,同时歼灭老虎以自救,解除危机的经过。
(六)人物传说
包含率领族人抵御外敌的抗战英雄,如阿美族对抗日军的著名英雄〈玛亨亨〉以及对抗荷兰人的〈英雄达贵〉等;凭借着机智与勇气为族人除害的英雄,如阿美族的〈依娜哆宰熊〉、排湾族的〈诱杀「古拉高〉、未提及族别的〈习武铲霸〉等;受人尊敬的智者(仁者)如〈阿普拉老人〉、神医如〈「神医艾O雅克〉与〈古竹长青〉;为母亲求药治病的孝子(女)如泰雅族的〈仙泉水〉、未提及族别的〈采仙药〉等。
(七)风俗传说
1、恋爱、婚礼相关:如阿美族的〈背篓会〉、〈别有情趣的恋爱方式〉、〈阿美人婚俗琐记〉、〈阿美人婚俗风情〉、排湾族的〈排湾人婚俗风情〉与泰雅族的〈泰雅人的婚俗〉等。
2、祭典仪式:如排湾族〈苦鸟鸟──排弯族人祖居地的来历及「五年节的民俗风情〉、〈欢乐的丰收节〉、阿美族〈风中的槟榔树──阿美人关于舞蹈来历的传说〉、〈欢乐的抓鱼节〉、〈八月丰收节〉、〈求雨祈晴的风俗〉以及未提及族别的〈歌舞的来历〉等。
3、禁忌:如〈高山族人为什么不吃狗肉〉。
4、其他类风俗:如阿美族〈阿美人习俗片断〉、〈阿美人风俗琐录〉、布农族〈布龙风情〉、泰雅族〈尊敬的西利鸟D泰雅人风俗琐记〉、排湾族〈排湾人丧葬风俗〉、未提及族别的〈五步蛇的传说〉、〈高山族为什么住在山上〉、〈红缨的故事〉等。
(八)精怪报恩传说
此类传说所谈为仙女、青蛙、神怪化身为人,与人类共结连理以报答恩情的爱情传说,如〈彩色的田螺〉、〈螺狮姑娘〉,阿美族的〈鹿姑娘〉、〈素玛与梢玛〉与〈红鱼姑娘〉。上述篇章多为女性角色化身为人、为男子持家以报恩的故事,只有〈素玛与梢玛〉中,是青蛙化身为小伙子报恩、与梢玛共结连理的故事。
(九)民间故事
包含蛋生人的〈蛋儿菲达尔〉、自柚子中出现的〈柚子娃娃〉与〈打虎英雄甘沫劳〉、自大桃子诞生的〈桃娃娃〉等,与日本桃太郎的故事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包含凡间爱情故事如〈布利和哈娜依〉与〈普纳雷与鸠谷〉;神仙(精怪)与凡人、不具报恩情节的爱情故事,如〈卡杜桑遇仙记〉、〈彩云山上的姑娘〉;又如〈炼胆〉一篇,讲述头目试炼勇士的故事、〈妮琳斗(斗)猴〉讲述女子妮琳莽撞地、不与丈夫商量即前往斗猴,却遍体鳞伤的故事。
(十)劝诫警世传说
包含〈金谷子〉、〈宝葫芦〉、〈哥哥与弟弟〉、〈阿柏与基龙〉、〈猎人和猴子〉、泰雅族〈宝镜〉、排湾族〈懒姑娘与臭虫〉、与阿美族〈金龟拉金蛋〉等。
〈宝镜〉与〈金谷子〉同样告诫族人要勤劳善良,不可好吃懒做;〈猎人和猴子〉则透过骄傲的猎人惨遭猴子对付的故事,告诫高山族人:「遇猴子千万不能麻痹大意,也不能欺负他们;特别的是,〈宝葫芦〉结合了龙宫娘娘的元素,强调为非作歹,终将自食恶果。
(十一)史事传说
顾名思义,此类传说是结合史事而成的,如讲述郑成功军队来台遇见高山族人,见高山族小孩光着身体而脱下衣物提供小孩蔽体的〈艾艾耶,「国兵〉中,即明确表示这是确实发生的笑话,后来传为佳话,再被祖先编成故事流传下来。又如〈箭与腰刀〉,则展现了高山族使用铁箭、铁腰刀、火柴的开始,以及汉族与高山族交换贸易的开始。
三、《台湾高山族传说与风情》的特点与现象
《台湾高山族传说与风情》的出版,在大陆地区20世纪的高山族民间文学作品集中,极为珍贵。因为此书不同于其他作品,是实际透过面对面的接触、采录而来的,相较于其他或编、或写、或译的作品[5],此书所呈现的内容应该是更为真实而贴近台湾高山族的生活或文化原貌的。但深入阅读后发现,该书拥有以下特点与现象。
(一)科学性不足
在《民间文学的采录与整理》一书中,金荣华教授表示,进行民间文学的纪录工作时,除了记录讲述内容之外,讲述人的姓名、年龄、性别、职业、文化背景、所述作品来源、采录时间及地点、听众及其反应、讲述作品时的动作等都应当连同记录下来,因为上述基本数据都是影响讲述内容的重要因子,日后进行后续文本分析与比对时,都将有利于科学性的研究。
而《台湾高山族传说与风情》里,每一则作品后,仅有采录者的记录,其余的数据皆未提及,尤其是讲述者的族别与所述作品来源,也未有记录。此书是以座谈会的方式,并未局限于特定族别地召集多位高山族人集中一地进行采录工作[6],采录的作品中是否有族别融合的现象发生,不得而知,因此族别与所述作品来源的记载就显得特别的重要了。倘若在进行高山族民间文学的采录时,能如金荣华教授所言的确实纪录了讲述者的基本资料,又或者能有高山族语的原音纪录,作汉语和高山族语的翻译、对照,那么这采录作品将更完整、更具价值,对于研究工作的进行也更有帮助。
(二)贴近文学创作的语言风格
此书在场景的形容描绘上栩栩如生,彷佛身历其境,大量地使用成语、大陆当地惯用口语及谚语,排比、类迭的手法也是时有所见,如〈谷子姑娘〉一连用了「云遮雾障,怪石嶙峋、虎啸狼嗥、阴森可怖来形容山景、营造可怕的氛围,又如〈阿柏与基龙〉中提到「官府和基龙是一条绳上栓的螃蟹,他们会一齐咬人哪!,更如〈高高的樟树〉中古列列发现恋人莫开茵被冻成石头的伤心欲绝「古列列痛苦地走向卡塔尔风山塘,走向那使他产生无穷无尽回忆的地方;他呆立着,仰望苍天,又迷迷惘惘地俯视那碧绿碧绿的溪水,望着那水波中微微晃动着的莫开茵的笑脸……如利刀剜心的痛苦,使他无力再呼唤莫开茵的名字,突然眼前一片金星飞舞,他眼黑了,手脚软了,终于瘫倒在地上,又顺着坡势滚若塘中……即便篇章中也载有高山族方言用语如文本中常见的阿美族语「阿玛(爸爸,ama)、「伊娜(妈妈,ina)、「玛里登埃(老人,malitengay)、「费劳兰(乡亲们,finawlan),但综观全书所使用的词汇与语言风格,不免让人直觉反应,这些贴近文学创作的文句是否为采录者修饰后的展现?讲述者滞留大陆地区30多年,并接受当地教育,是极有可能以流利的汉语、成语及当地惯用口语或谚语讲述故事,但每个人的讲述风格都不相同,针对多人进行故事采录、集结成册的此书,理应有多种叙述风格的呈现才是。由书上所见,难以断定采录时的实际情况为何,但无法排除的是采录者在这些篇章上有某种程度的文字修润的可能性。
(三)参杂汉族元素或故事情节
除了讲述者所使用语言融合了汉族成语及大陆惯用口语、谚语的特色外,在故事情节方面,也多有汉族民间故事或汉族元素包含其中,如〈哥哥和弟弟〉中,融入了耳熟能详的汉族故事、进京卖香屁情节。又如〈习武铲霸〉中提到,老父亲受到恶霸木索比的欺负,「慌忙给木索比鞠躬失礼讲好话的表现;兄弟俩跟着「武艺高强的拳术师习艺,「每人装满四大袋子小石子,用藤条将袋子吊在草棚内,每天前后左右拳打脚踢小石子袋子,这样整整练了三年。学成之后,兄弟俩再到另一个地方找到了武艺高强的名师练棍棒、刀枪、射箭、蹦、跳、飞、走和竹箭、投石等武艺的情节;回部落报仇时,木索比吩咐徒弟们「在伊黎中间的小广场上,用木板搭起一个大大的比武台的桥段,都让人彷佛置身于汉族世界里。
(四)融合国际故事主题类型
很特别的是,在115则的高山族传说故事中,发现了些许的国际故事主题类型,如高山族版的「龟兔赛跑故事D〈龟兔赛跑的来历〉。在〈龟兔赛跑的来历〉里,其主题类型、情节元素与伊索寓言版的「龟兔赛跑如出一辙,只是人物由花莲两个部落(好斗的部落与老实的)里的青少年所取代,原本一对一的参赛者增加为两部落各派8名小伙子,共16人参加赛跑罢了,而故事结局也相同的由老实部落的小伙子以坚毅不拔的精神赢得了冠军。除了〈龟兔赛跑的来历〉外,〈阿甘的故事〉倒也有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的缩影,不同的是勇敢的阿甘设下了只有晚上才能讲故事的条件,而且阿甘只讲了三个故事,便让坏头目有所悔悟,而把头目职位传给了阿甘。此外,还有东瀛民间故事「桃太郎故事的翻版与异文,如〈桃娃娃〉、〈柚子娃娃〉与〈打虎英雄甘沫劳〉等。
结语
仔细阅读,《台湾高山族传说与风情》里的高山族故事与传说,每一则都不光仅含单一主题,即使以爱情为情节主轴,但在情节的推演中,亦可看出该族的文化风俗;即使以猎人狩猎为主题,亦显露出台湾多地震的地理特色;即使以打虎英雄为主题,却也可看出高山族夫妻对于子嗣的渴望……;而在精怪传说中,不论是田螺或是鹿姑娘化身为人报恩、抑或是古树老人显灵,协助夫妻除蛇妖,都能发现高山族人对于万物所赋予的生命与想象;在对抗外侮的片段中,完全符合大家对于高山族人骁勇抗战的坚毅形象……。如此多元的素材与丰富的采录成果,使得此书中的部分篇章亦被收录于华严出版社(台北)于1986~1998年间出版的台湾传奇系列丛书之《原住民传说》中。
而《台湾高山族传说与风情》一书的问世,除了使大陆地区的读者更贴近台湾高山族的生活风俗与传说故事外,也使我们留意起大陆地区高山族口传文学的发展与变化,更使得台湾高山族的原乡记忆有所联系与延续,即便全书所展现的是贴近文学创作的语言风格,却也未能削减其重要性。后续,笔者将以此书为本,与台湾自日治时期起即已采录的原住民相关文献相互对比,希望可以藉此发现两岸文献间的异同,探究两岸高山族人的原乡记忆是否曾因时空的演变而有所隔绝,或者原封不动地被封存在大陆高山族人的思乡情怀中,又抑或在多年的异地生活后逐渐地融入了异地民族的文化风情,使得这些故事传说在高山族的风情之中增添了异地色彩?这些,都极为值得再进一步的比较、分析与探讨。
参考文献:
〔1〕陈炜萍,刘清河,汪梅田.台湾高山族传说与风情(上册).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2〕陈炜萍,刘清河,汪梅田.台湾高山族传说与风情(下册).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
〔3〕陈琼芬,陈玉满主编.民间文学的采录与整理.台中县:台中县立文化中心,1993;
〔4〕陈益源.俗文学稀见文献校考.台北:里仁出版社,2005(1);
〔5〕丁乃通编.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
〔6〕蔡金鼎主编.征忆-高砂义勇队与国共战争时期原住民军人口述历史.原住民族委员会出版,2015(1)。
作者简介:林青蓁(1976--),女,国立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生,研究方向:民g文学。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