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医院,原来这么“宝藏”!(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嫱
阅读提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水平怎么样、居民是否愿意去就诊?针对人们看病就医时普遍关心的这些问题,记者走访青岛市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点找寻答案。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南京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处黄金地段临街位置,1800平方米的面积分为上下两层,有内科、外科、妇科、口腔科、中医科、输液室、理疗室等科室,俨然是一家微型的全科医院。
在这里,53名医护人员服务周边2.4万名居民,每年接诊近5万人次。在青岛,像这样的卫生服务站点、村卫生室共有4231家,基本实现“15分钟健康服务圈”。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水平怎么样、保障能力如何?这是很多人看病就医时普遍关心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他们的获得感。近日,记者走访青岛市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点发现,这些“家门口的医院”医疗水平不断提升,报销比例更高,在帮助居民解决求医问药急难愁盼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里科室挺全的,挂上号就能看”
不少人生病后喜欢去大医院就诊。在这种情况下,社区医院如何吸引更多人来就医?
66岁的李爱君患有支气管哮喘、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多年。早些年,她每次看病都要到大医院,“坐近20站公交车,检查、取药,没有一上午回不来。”由于路途远,平时有个“头疼脑热”,她尽量不去医院。
这样的境况,在最近几年有了改善。2009年,按照国家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体系标准化建设的要求,青岛大力推进基层卫生健康机构升级建设,崂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时而生,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为切入,为周边近30万名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该中心距离李爱君家只有几站公交的距离。平时身体不适时,她“溜达着”就到了,“这里科室挺全的,挂上号就能看,很多医生是大医院过来坐诊的,不用排队,多方便呐!”
最令李爱君感到温暖的,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大夫有更多时间解答疑惑。在中心组建的微信群,李爱君和老伴儿只要有疑问,医生都会在看到信息的第一时间答复。“谭秀云、李晓丽、尹主任这些大夫都认得我,每次有专家讲座都叫我。”李爱君不识字,但却清楚记得几位大夫的名字。
“社区医院最大的优势就是便捷,医护与患者的关系更加熟络、亲密。”南京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陈万金告诉记者,中心近半年接诊量约2.4万人次,其中一半以上是老年人,他们需要医护人员提供更多的耐心和关怀。“很多老年人有自己熟悉的医生,互相之间也有联系方式。他们的关系是医患,也似亲友。这种相处模式就是我们推动实现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样子。”
具备50余种常见病、慢性病的诊疗能力
说起社区医院,一些人对其软硬件能力有所疑虑,“医生水平咋样,设备先进吗?”
记者走访发现,最初,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因医疗资源配置受限,能提供的医疗服务项目不多、质量也不高。近年来,随着国家“老年友善医院”建设以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深入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首诊能力大幅提升,科室配备齐全、设施先进,大多具备50余种常见病、慢性病的诊疗能力。
崂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于雪莲告诉记者,该中心现有硕士、博士等高学历医生18人、高级职称医护技人员近30人,配备可以开展CT、动态血压和心电监测、钼靶、彩色超声、消化内镜等检查的医疗设备,并能与上级医联体医院互联实现检查结果远程诊断。
“我们中心按照科室专业组建了14个微信服务群,还开发了‘佳有好医’线上就诊小程序,内含自助挂号、问诊开药、自助缴费、医保报销、报告查询等十几项功能,不仅方便就诊,还能实现线上问诊开药。”陈万金介绍。
青岛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青岛大力推进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试点建设,全市建成16个城市医疗集团和16个县域医共体,推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3000余家基层机构,为93个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街卫生院配齐彩超设备,初步实现了“大病不出区、小病不出镇街、社区”。
报销比例高促进更多患者在基层就诊
除了便捷,社区医院的医保报销比例高,也是其重要优势之一。
记者在青岛了解到,社区门诊医保包括普通门诊统筹和常见慢性病报销两种模式。前者包括职工参保人和居民参保人,以职工参保人为例,签约社区医院后报销无起付线,报销比例为75%,全年限额1700元,而在上级医院起付线为500元~800元,报销比例为50%~60%。
在门诊慢特病方面,以居民参保人为例,签约社区以后起付线为200元,报销比例为80%,超过病种支付限额后可以按30%的比例再次报销,而上级医院起付线为500元~1000元,报销比例为60%~70%,超过病种支付限额后不再报销。较高的报销比例也促进了更多患者愿意在基层就诊。
比如,糖尿病患者常用的二甲双胍(麦特美),按照每天服用4片的量,签约社区医院后全年只需自付87.5元。另外,基层诊疗机构的化验检查和康复费用也有明显优势。比如动态心电图检查,上级医院收费约450元,基层医疗机构只需250元。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居民医疗保障服务需求多样化,基层医疗机构也在承担着越来越多的康复、体检、生活照料、医疗报销程序代办、数据调查等服务职责。以南京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这里每年需要承担老年人体检5000人次、产妇婴儿回访服务213人次,接种计划免疫一类疫苗1.1万人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8000份等。
患者增多后,基层医疗机构能接得过来吗?记者采访了解到,从业人员不足、中高级职称医师比例不高、职称评定名额受限、医保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亟待解决。
为此,多名从业人员表示,提升基层诊疗水平、推进分级诊疗,要从医保优惠、人员队伍建设、财力保障、考核激励等多维度入手,综合施策,提高机构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改善居民在基层就医看病的体验,守护好居民“家门口”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