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 名】:鼹鼠 【来 源】:为鼹鼠科动物麝鼹或缺齿鼹的全体或肉。
2、 【功 效】:解毒蚀疮,散结解毒,泻肺平喘,驱蛔杀虫。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3、 【主 治】:治恶疮疔肿,胃癌,肺热咳喘,小儿蛔虫病。
4、 【性味归经】:咸,寒,无毒。
5、①《别录》:“味咸,无毒。
6、”②《食性本草》:“寒。
7、”入心、肺经。
8、 【用法用量】:内服:烧存性研未,3~5分;或煮食。
9、外用:烧存性研末调涂。
10、 【别 名】:隐鼠(陶弘景) 【动植物资源分布】:①麝鼹分布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
11、②缺齿鼹分布东北地区。
12、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春、夏、秋季挖掘洞道捕捉,或用竹弓、鼠夹等工具捕捉。
13、 【拉丁名】:原动物麝鼹Scaptochirus moschatus Milne-Edwards或缺齿鼹Mogera robusta Nehring 【考 证】:出自《名医别录》①《别录》:“鼹鼠在土中行,五月取,令干,燔之。
14、”②陶弘景:“鼹鼠,形如鼠,大而无尾,黑色,长鼻甚强,恒穿耕地中行,讨掘即得。
15、” 【鼹鼠的功效介绍】:鼹鼠 (《别录》) 【异名】隐鼠(陶弘景)。
16、 【来源】为鼹鼠科动物麝鼹或缺齿鼹的全体或肉。
17、 【采集】舂、夏、秋季挖掘洞道捕捉,或用竹弓、鼠夹等工其捕捉。
18、【性味】咸,寒。
19、 ①《别录》:味咸,无毒。
20、 ②《食性本草》:寒。
21、 【功用主治-鼹鼠的功效】解毒,理气,杀虫。
22、 治痈疽,疔肿,痔疮,喘息,淋病,蛔虫病。
23、 ①《别录》:主痈疽,诸瘘,蚀恶疮,阴匿烂疮。
24、 ②《本草拾遗》:肉:主风,久食主疮疥痔瘘。
25、 膏:堪摩诸恶疮。
26、 ③《本草图经》:风热久积,血脉不行,结成疮疽,食之可消去;小儿食之,亦杀蛔虫。
27、 ④《东北动物药》:解毒,理气。
28、 治疔肿,痔疮,淋病,喘息,胃癌。
29、 【用法与用量】内服:烧存性研末,3~5分;或煮食。
30、 外用:烧存性研末调涂。
31、 【选方】①治疔肿恶疮:鼹鼠一只。
32、 烧焦研面,取醋二两煎至一两,再加入适量的鼹鼠粉末,搅成膏状贴患处,用香油调涂亦可。
33、 (《东北动物药》) ②治胃癌:鼹鼠一只。
34、 用瓦焙成焦黄色,研成粉末。
35、 每次五分,黄酒冲服,日服一次。
36、 (《东北动物药》)。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