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资讯:加强内生动能 巩固复苏态势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3-04-19 06:07:00

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4.5%,扭转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下行势头,为实现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但从3月数据来看,包括PMI、工业生产、投资、消费等指标都出现环比回落,预示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牢固,因此下一阶段要适时出台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巩固复苏态势。

从其他经济体的经验来看,疫后复苏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消费场景修复、积压需求释放,带动经济增速快速向增长中枢靠拢,这是斜率最陡、修复最快的时段。但进入第二阶段之后,内生动能将成为经济复苏的关键。如果内生动能不足,复苏进程就会受到制约甚至出现反复。


(相关资料图)

我国基本上也符合这一规律。今年1-2月,各项指标较同比和环比增速均较去年12月大幅反弹,经济处于最快修复时段。但进入3月后,复苏势头有待进一步提振。

从生产端看,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较1-2月份加快1.5个百分点,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但环比增速为0.12%,与2月持平,低于1月的0.26%,显示工业生产同比加快主要由低基数支撑。

从消费端看,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长10.6%,大幅好于1-2月的3.5%,也好于市场预期。但环比来看,3月社零增速为0.15%,较1月的0.31%和2月的0.67%均有回落,显示出消费动能仍有待稳固。

从投资端看,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5.1%,较1-2月的5.5%有所回落。3月固定资产投资环比-0.25%,低于1月的0.28%和2月的0.48%,投资同样面临着增速下滑的挑战。

从物价看,3月CPI环比-0.3%,连续第二个月环比负增长,明显弱于季节性。这一度引发了市场关于“经济是否陷入通缩”的争论。事实上,无论是CPI还是核心CPI,目前同比仍然处于正增长区间,离通缩标准仍然较远。市场上之所以出现通缩问题的讨论,更大程度上反映的是对经济复苏强度和可持续性的担忧。

究其原因,在于市场主体信心仍待更进一步的有效提振。居民层面,疫情导致的“疤痕效应”仍然存在,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修复受到干扰,扩大消费的能力和意愿还有待增强。

从央行城镇储户调查问卷来看,一季度选择“更多储蓄”的储户占比为58.0%,较上季度的历史高点下降了3.8个百分点,不过仍处于历史97.5%分位。当季居民部门新增存款接近7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倾向仍然较强。未来三个月打算增加支出的项目中,“旅游”选项较上季度上升了10.7个点,但“大额商品”仅上升0.4个点。

企业层面,经过疫情冲击之后,许多民营中小企业处于发展低谷,虽然一季度迎来了运营情况的好转,但对于未来前景信心仍有不足,投资扩产意愿尚处于低位。从数据上看,一季度民间资本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6%,增速较1-2月下降0.2个百分点。房企也有类似情况。虽然一季度商品房销售继续好转,但新开工面积仅同比-19.2%,较1-2月回落了9.8个百分点,反映房企在拿地和新开工方面仍偏谨慎。

所以,在经历了疫后初期的快速修复之后,内需不足正在成为经济进一步复苏的制约。4月7日国常会指出,当前经济恢复正处于关键期,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扎实做好经济运行监测、形势分析和对策研究,适时出台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

由于当前经济并未陷入通缩,所以加大货币宽松力度的必要性和作用不强。从一季度货币政策例会释放出的信号来看,央行更强调“搞好跨周期调节”,不再提“逆周期调节”;要求“保持信贷合理增长、节奏平稳”,不再提“保持信贷总量有效增长”;要求结构性政策工具要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不再提“做好‘加法’”,这些都反映出货币政策力度略有回调,基调回归稳健中性。

这意味着中央对于货币政策的实施将更为克制,下一阶段或将主要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的薄弱环节和短板出台“务实管用”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加大稳就业力度、优化营商环境、稳定房地产市场等。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Copyright   2015-2022 亚洲玩具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22870号-9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

回顶部